一年之計在于春, 2月初春乍暖還寒,此時天氣時寒時暖,開學后一至兩周往往是中小學生好發流感、感染性腹瀉、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的“高風險期”,家長在關心孩子學習的同時也別忘了關心孩子的健康哦!下面綿陽市疾控中心就帶您認識一些中小學生常見傳染病吧!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發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可引起反復感染發病。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癥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并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3.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于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見于2-10歲的兒童,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4.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其他感染性腹瀉中的一類,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近年來,諾如病毒已成為我國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暴發的優勢病原體,而因其易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等集體單位發生,所以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傳播途徑: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包括人傳人、經食物和經水傳播。
主要癥狀:諾如病毒感染后主要以輕癥為主,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成人常見)和嘔吐(兒童常見),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諾如病毒感染雖為自限性疾?。òY狀持續時間平均為2‐3天),但少數病例(高齡老人和低齡兒童)仍會發展成重癥,甚至死亡。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諾如病毒的免疫保護力可持續6-24個月,即使先前感染過諾如病毒,同一個體仍可重復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諾如病毒。
5.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癥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等癥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體是重點人群。
6.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于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癥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颊咭粋然螂p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并發癥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群:多見于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傳染病,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綿陽市疾控中心溫馨提醒廣大家長,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請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01 預防接種:接種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剛才講述的6種傳染病中,除了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無針對性疫苗外,其余均有疫苗可以接種預防。
02 科學穿脫衣:“春捂秋凍”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健康規律,我們要遵循,初春不要著急脫去冬裝,還要注意腳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個人的身體狀況,適時增減衣服。
03 多通風:平時家里應定時開窗通風,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以減少患病的機會。讓陽光射進室內,讓陽光中的紫外線起到殺菌作用。
04 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體,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平時要教育孩子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潔衛生。
05 堅持運動:適當的戶外活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還能提高皮膚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所以孩子堅持鍛煉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06 膳食營養要均衡:偏食挑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在安排中小學生日常飲食時,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制品,以達到增加優質蛋白質的目的。另外,還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并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避免食用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07 保證充足睡眠:中小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學業繁重,為了避免孩子過度疲勞,家長要注意提醒孩子早睡早起,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提高孩子機體免疫力,對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