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驕陽似火。放眼涪城大地,比這驕陽更為火熱的是涪城高質量發展的滾滾熱潮。
天回火箭發動機項目正加快建設。
上半年,49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6.8億元,投資完成率67.5%,超時間進度17.5個百分點;
“綿陽星座”首發星“涪城一號”發射入軌,空天產業“箭、星、器、數”產業發展生態加速構建;
“涪城薈”招商聯盟持續擴大“朋友圈”,成功簽約引進項目138個、簽約金額256.74億元;
新創建“全省基層治理百佳示范小區”1個,累計達5個,數量居全市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份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績,得來不易。自區委七屆四次全會以來,涪城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堅強領導下,區委團結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實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設“四個強區”,全面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區,“拼”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謀篇布局 倍增發展活力
6月的涪城,喜事連連:“四川造”首顆SAR衛星——“涪城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總投資60億元的空天產業項目簽約落戶涪城區,涪城以此邁入“新賽道”。
6月7日12時10分,“涪城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作為中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心懷“國之大者”,勇擔“國之重任”;而作為科技城的核心區,涪城區堅定扛起服務科技城建設的責任擔當,科技創新已成為涪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力。
聚焦目標,謀定而動。涪城堅定貫徹市委“五市戰略”,按照“一環、兩區、多點”的布局,持續優化科創版圖,探索建成全長30公里的“涪城科創大走廊”,推動創新平臺沿線串聯、科創企業沿鏈聚合、科研院所協同創新。
“今年我們將以‘涪城科創大走廊’為引領,圍繞無人機、機器人、連接器、傳感器四個新賽道產業,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空天產業兩個未來產業,加快構建‘4+2’科創產業體系?!备⒊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6月7日,綿陽空天產業發展大會暨空間激光技術應用研討會召開。
從“涪城科創大走廊”到浩瀚星空,涪城一直在奮力奔跑。為搶抓商業航天產業新機遇,涪城出臺“支持衛星產業發展二十三條政策”,發布《關于加快空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涪城區支持空天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政策(試行)》,搶灘占先、換道領跑,涪城以奮進之姿奔赴科技創新的“星辰大?!?。
目前,涪城已建成科創載體超百萬平方米,搭建科創平臺15個,集聚科創企業602家,科技創新的顯示度與日俱增。
創明新能源項目正加快建設。
穿過“涪城科創大走廊”,由北向南,創明新能源、艾伯科技園、欣盛顯示等項目正加快建設,新型顯示、5G光通信、新能源等產業正蓬勃發展。
產業是經濟的核心,產業強則經濟強。為推動產業發展,涪城謀篇布局,以產業大提升推動經濟大發展,聚焦新型顯示、汽車電子、5G制造和新能源產業,科學構建“3+1”現代工業體系;以消費為重點,強化商業貿易支撐,大力發展科技服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文化創意、旅游康養產業,構建“1+6”現代服務業體系;以“三品”為引領,以現代都市農業為發展方向,涪城蠶繭、涪城蘆筍為主導產業,三大農業主題公園為平臺,構建“1+2+3”現代農業體系,進一步筑強涪城高質量發展根基。
5月20日,綿州記憶· 綿州里漫步街區開街。
今年上半年,涪城全區工業經濟強勢增長,新型顯示、汽車電子、5G光通信三大先進制造業實現規模工業產值14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8%;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完成“綿州記憶”特色街區鐵牛廣場、馬家巷、綿州里3個節點改造提升,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31.93億元,增長9.6%;現代農業穩步發展,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如期實現“三年三園三步走”目標,呈現融合發展新態勢。
聚焦關鍵 劍指千億園區
3月8日,四川綿陽工業園揭牌,標志著涪城園區建設開啟新篇章、邁上新征程。
3月8日,四川綿陽工業園揭牌。
自市委、市政府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以來,涪城積極貫徹落實,圍繞園區建設,優化特色產業布局,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內提“氣質”外塑“顏值”,讓園區發展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我們堅持把四川綿陽工業園作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主引擎,加快建設‘開放、創新、智慧、低碳’的現代化園區?!备⒊菂^相關負責人表示。
3月27日,綿陽惠科模組項目點亮投產儀式舉行。
3月27日,隨著惠科顯示模組項目按下點亮投產鍵,項目正式投產運行;4月26日,示潤智慧顯示終端智能制造總部項目投產,率先在全市實現“黑燈工廠”模式。
惠科顯示模組、示潤智慧顯示兩個重點項目的點亮投產是涪城區“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上項目”的生動寫照,是深入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有力印證。今年以來,涪城區突出工業當先、制造為重,加快推動創明新能源、川發展兩業融合創新產業園、艾伯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欣盛顯示驅動等一批百億級產業項目建設,經濟增長新動能加快釋放。
4月26日,示潤智慧顯示終端智能制造總部項目投產儀式舉行。
一個個項目加快建設,一條條產線投產運營……涪城為什么行?
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優服務——涪城用行動作答。
“我們在園區建設中注重‘鎮園之寶’的培優育強,制定‘鎮園之寶’培育計劃,針對惠科光電、天儀衛星等龍頭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推進項目加速建設?!备⒊菂^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還聚焦新型顯示、空天等產業,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招商,加快推動上下游配套項目簽約落地,并發揮鏈主企業頭雁引領作用,構建完善產業生態,加快打造全鏈條產業集群發展。
涪城區建立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日調度、周解難、月曝光”機制。(圖為6月12日,區委書記鄧輝在兩業融合創新產業園項目一線研究解決問題。)
為推動項目建設再提速,今年以來,涪城區持續擦亮“三度服務”營商環境品牌,系統制定系列配套政策,出臺全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機制,有效破解項目建設、園區發展等領域瓶頸制約。
區婦女兒童醫院主體完工。
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是吸引項目落地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讓園區“顏值”持續提升,涪城以“三年三百萬”的速度推進標準廠房建設,上半年,新增產業載體42.8萬平方米;持續推進東西第二干道、青石路涪江大橋等8個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提速,區婦女兒童醫院、區中醫醫院主體完工。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在聚力“園區提質”的同時,涪城區也提檔園區服務,推動服務端口前移、事項下沉,實現“園區事務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全面激活園區發展動能。
設在工業園內的企業服務中心。
園區企業服務中心承接涉企服務事項376項,實現“接得住、辦得好”;15家市場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法律、財務、審計、項目包裝等12大類139項市場化服務……實在舉措、精準服務,讓園區活力迸發。
“目前,園區人氣、商氣、財氣正加速匯聚?!彼拇ňd陽工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園區新增企業173家,目前,累計達到997家。
放眼望去,四川綿陽工業園“一園四區”梯次發展格局全面形成,北區科技創新產業、東區先進制造業整體成勢,西區兩業融合產業加速成勢,南區循環經濟產業蓄能成勢,“開放創新智慧低碳”的千億級園區呼之欲出。
用心用情 辦實“民之大事”
青義老場鎮、迎賓路20號等9個舊改棚改續建(新建)項目持續推進;“十心行動”2023年度重點工作扎實推進,39個省市區級民生實事項目按節點加快實施……一直以來,涪城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涪城區御營壩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即將完工。
7月18日、19日,青義鎮金家林社區金林家園二期安置房分房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240余戶居民喜提新居,圓了期盼已久的幸福安居夢。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老百姓追求的夢想,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涪城區持續推動城市更新,對全區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目前,2022年批次135個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80%工程量。
教育,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社會發展。作為綿陽市主城區,幼兒園、中小學、職業學校云集,為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涪城教育高質量發展,7月10日,涪城發布《堅持“三化一式”建設教育強區全面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以科學化為方向,辦有內涵的教育;以個性化為取向,辦有溫度的教育;以現代化為手段,辦有品質的教育;以開放式為特色,辦有格局的教育”4個維度,形成推動涪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7月10日,涪城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
“接下來,我們將以‘三化一式’教育理念為引領,在學校特色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校項目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加快建設教育強區的新步伐,奮力譜寫涪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眳^教體局黨組成員、教考中心副主任趙友章表示。
基層治理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質效和溫度的“神經末梢”。近年來,涪城區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今年6月,涪城區致力加快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發布《涪城區基層治理“強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強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凝聚了全區的智慧,為基層開展黨建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必S谷鎮黨委書記李坤表示,接下來將依托“蔬香綠野”聯合黨委,新建“蔬香綠野”黨群服務中心,不斷提升主題公園服務品質,全域打造農科文旅商“五態融合、居游共享”豐谷旅游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6月16日,涪城區基層治理“強基工程”工作部署會召開。
7月25日,中國共產黨綿陽市涪城區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綿陽市涪城區委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面對新階段下的新目標,涪城全區上下將全面貫徹落實區委七屆六次全會精神,鼓足干勁,凝心聚力,奮力普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接下來,將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對照區委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為全區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匯聚高端要素資源,努力在深入實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設“四個強區”,全面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區的征程中彰顯擔當、貢獻力量。